已下引用自此網站:JT叔叔文章全紀錄
http://jtarticle.blogspot.com/2007/11/12_23.html
兒童莊子班內容(謄稿草稿)(十八)齊物論(12)補尾
所以這個最後「昔者莊周夢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……」這個你們唸一下好了,我們把他結束:
昔者莊周夢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適志與!不知周也,俄然覺,則蘧蘧然周也。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,胡蝶之夢為周與?周與胡蝶,則必有分矣。此之謂物化。
他 就說啊,我們說我們人是主體對不對?我們自己覺得我們自己是主體,那我們看到的別的東西都是客體對不對?那客體這個字,在《莊子》裡面就叫做「物」,懂不 懂?「物」就是客體,就是我們認為的別人、別的東西叫做「物」,《莊子》是這樣定義的,(所以莊子是主)對,莊子是主,胡蝶是物。
可 是呢有一天莊子夢到自己變成胡蝶,就覺得自己哇好生動喔,我就是一隻胡蝶,然後「自喻適志與!」就是自己覺得自己實在是……哇,非常地暢心快意喔,然後呢 不知道自己是莊子,然後忽然睡覺醒來了,然後就「蘧蘧然周」,這個「蘧蘧」的「蘧」,通於這個「瞿」,寫成這樣子你就比較看得懂,這個「瞿」是什麼?這是 一個……這個隹(字的下方)就是一個鳥的意思,兩個大眼睛(字的上方),(它寫懼耶)沒關係啦,都可以啦,這個就是兩個大眼睛的鳥是什麼?貓頭鷹,你有沒 有看過貓頭鷹睜大眼睛是什麼樣子?(有)知道,就是莊子這樣子弄到自己變胡蝶飛飛飛,然後醒過來,然後就坐在床上面,就這樣瞪大眼睛,然後「我是誰?我在 那裡?」這樣子,像貓頭鷹一樣,所以就是說,搞了半天才說我是誰?我是莊子,喔喔喔,我是胡蝶……。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覺得說:「欸,我真的搞不清楚,我是 莊子做夢變成胡蝶?還是胡蝶的作夢變成莊子?」他就說那莊子跟胡蝶不是應該是「則必有分矣」,不是應該是不一樣的東西嗎?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呢?他說這 種感覺叫做「物化」,就說莊子在這裡,胡蝶在這裡,可是你會覺得你同時是這兩個東西,這種感...
那 這個東西在講什麼呢?就是如果你真正練成〈齊物論〉的時候,你不會去逞強抵抗別人的觀點,你就會真正地除了知道你是你自己之外,你也會能夠完全了解對方的 觀點、對方的感受,也會去體諒對方是因為什麼樣的人生經驗、什麼樣的體驗,才讓他變成今天這樣的人,在這樣的時候,你就變成「沒有我」了,你就變成說你同 時站在你的立場,也站在別人的立場,那這樣子,在莊子的心目中認為這樣子是一個比較是修道人說的一個「無我」境界。